白虎 廣州小學校園禁講粵語 家長擔心方言失傳
【大紀元2018年10月29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李心茹綜合報導)廣東省廣州市一所小學白虎,不容學生在校內用粵語换取,许多家長暗示不滿,擔心方言會失傳。有分析認為,官方宅心是統一想想,浅陋管治。
廣州市荔灣區廣雅小學的家長近日收到校方的短訊說,由週一(29日)開始,全體師生進入校園後說標準世俗話,不夾帶方言、不轉變語音語調。在校園內說世俗話,無論課堂發言、課下换取王人要用世俗話。
家長不滿多地实行「廢粵推普」在短訊傳出之後,有家長指責校方的新计策,認為淌若在學校只講世俗話,學生長時間沒說粵語,就會沒东谈主傳承這種語言。
廣州海珠區家長陳姑娘對解放亞洲電台暗示,除了荔灣區廣雅小學,聽聞有省內许多方位的學校亦实行「廢粵推普」,坚信並非單一事件。
陳姑娘說:「我聽見我大伯的侄子亦然這樣說,他(侄子)說有一次老師說白話(粵語),王人被校長扣分,不知谈怎麼樣,在海珠區經常王人有發生這些事。」
陳姑娘認為,淌若學校简直執行「廢粵推普」,家長只可自行在家中教導子女,以代代相傳的方法保留方言。
各界东谈主士挺粵語廣州維權东谈主士、作者野渡對解放亞洲電台暗示,學校实行「廢粵推普」並不罕見,這幾年有许多類似事件,廣州當局過往曾建议「廢粵推普」,但受到民眾不斷抗議,導致當局很少再公開实行。
他又指,「廢粵推普」是全國性的既定计策,指标是強制性摈斥方言,晋升來自朔方的意識文化。
野渡說:「方言不错說是一種(文化)載體,事實上廢除方言,強制性推廣世俗話,基本上在全國範圍來說,许多(方言)是被這種方法強制性消亡,以世俗話為代表晋升全國標準性的事,不错說是這幾年來一種意識文化,特別是來自朔方的一種帝國意識文化,強制性摧毀许多民风性。」
香港《蘋果日報》的签字評論著述也認為:正因為語言是族群凝合的紧要身分,中共深知這點,才想盡辦法消滅方言。委果的宅心,乃在統一想想,浅陋管治。
五月槐花香在线播放香港開放雜誌主編蔡詠梅暗示,打壓方言、推廣世俗話其實指标和中共中央集權的政事體制是相吻合的。它的指标便是弗成讓方位作念大。
香港媒體东谈主楊錦麟在微博上寫谈: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,廢分封,設郡縣,拓百越,修長城,統一笔墨,車軌,度量衡等,但並沒有統一語言,或廢止各方位言,不是他不想大秦帝國难民王人說秦地話,是因為他和他的处置層王人知谈這作念不到。
廣州文化东谈主士徐琳曾暗示:「說什麼語言這個本來是一個东谈主的解放,你弗成強制叫他怎麼樣。往日中國受到日本滋扰、其它國家滋扰,也沒有逼中國當時的那些东谈主要放棄你的語言,一定要學他們的語言。」
當地時事評論員韓志鵬暗示:「世俗話是我們共同的語言,推廣是必須的。然而推普不等於要廢粵,粵語是我們的生计語言,還是我們優勢傳統文化的載體,岂肯強迫不說呢?」
由於廣雅小學的许多家長向當地西宾部門投訴。荔灣區西宾局近日回覆指,已經與廣雅小學的負責东谈主溝通過,允許學生用粵語换取。
大陸实行的「廢粵推普」计策一直受到非議,2014年7月,廣東佛山市推出《規範語言笔墨使用》决议,条目黨政機關、學校、新聞播報等全面使用世俗話,並且不容在大家場所使用繁體字,引發民眾不滿。
2010年7月,有廣州政協向政府提議,廣州主要的電視台使用世俗話廣播,引發「廢粵」的危機。當時有網民發起「撐粵語運動」,有多量廣州市民上街解救。#
責任編輯:高靜白虎